查看原文
其他

酱酒的阿喀琉斯之踵(二)| 上朴春曲

守望行业利益的 糖酒快讯 2023-04-13



文 / 李春林  上朴品牌机构创始人


上篇文章,从供需基本盘着眼,我们论证了这一轮酱酒的产能过剩问题,实际不成问题,也论证了计划机制对市场供需关系无能为力,但是,白酒确实存在巨大的、增量的弹性发展空间——那就是收藏和投资市场。


白酒的金融属性价值

至今罕为人知


白酒不仅具有消费属性,还具有金融属性,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,但是我们要大胆而坚定地说,后面这个属性的价值,至今罕为人知。


白酒的金融属性,源于其收藏和投资的基本价值属性:


首先,就如黄金一样,白酒没有保质期;更重要的是,在世人的观念中,酒越老越好,越老越值钱,已是共识,不分古今中外;最后,酒是礼器,这在上古中国即是如此。所谓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(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),无论祭祀还是出征,酒都是完成仪式的必需品。而越老的酒,越能体现仪式感,越具有礼乐价值。


上述三个事实,构成了白酒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,而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,必然就具备金融属性。


金融属性未激活

因为缺乏行业赋能

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白酒的金融属性一直存在,为何这么多年,收藏和投资这两个市场却没有打开呢?


其实收藏行为一直都有的,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些放了多年的老酒,时间久了,越发舍不得拿出来喝了。当然,他们既不知道卖给谁,也不知道值多少钱,所以,这种收藏行为,往往是被动储藏,而不是主动收藏,更不是投资行为。


我所指的收藏、投资,是大规模的市场化行为,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主动行为,有买卖、有流转的行为。


在这个意义上,白酒的收藏和投资市场的确尚未打开。为何如此?主要原因是白酒行业缺乏对白酒作为投资品与收藏品的向下赋能。


过去70多年的白酒产业,大概经历了工业化、标准化、产品化、品牌化四个阶段,或者说构建了上述四级杠杆。


前三个杠杆,解决的是产能组织方式、安全性、批量化、规模化、均质性、流通便利性的问题,解决了农业化、手工业化业态标准化不足、用户识别困难的问题,解决了散酒零售的大规模流通问题,为一年卖掉上千万吨成品酒,为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,创造了发展基础。


第四个杠杆,即品牌化,解决的是如何把每500ml的酒,从几元钱卖成几十块,几百块,甚至几千块的问题。这客观上满足了40年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需求,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分层所对应的多层次消费形态。


上述四个杠杆的充分应用,也是为什么今天的白酒,在品类规模和含金量上,远超茶叶、酱油、醋这些品类的原因。


这四个杠杆的具体应用,帮助了全国几十万个经销商、几百万个销售终端,在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消费者时,能够简单、快速地完成识别、交易、交付的职能分工。但是,这些杠杆对于喝酒、送礼两大场景的赋能比较充分,对于收藏和投资则赋能不足。


行业缺乏赋能

造成两大瓶颈


赋能不足,造成瓶颈,主要体现在收储与交易上。


先说收储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——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》数据显示,到2018年,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9平方米。这是平均数,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,这个数字要小很多,北京是24平米,上海是23平米,广州是34平米,均指建筑面积。这种人均住宅面积,基本只能满足日常起居的功能,普通人想要个书房都很奢侈,哪里来的储酒空间?顶多也就是放个三五箱酒,想收藏,也得有地儿搁啊。


家的存储空间有限,很难放量,而且存酒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,稍大一点儿的收藏标的,就只能委托专业机构了。可是哪有啊,经销商仓库吗?别扯了。那么厂家?咱们的终端形态能不能升个级啊?旗舰店、专卖店对接零售、团购需求,体验店对接核心用户培育需求,而厂家自营(或授权)的老酒收储服务会员店,对接收藏投资市场,用户的存取、真伪鉴定和二次交易,才能得到保障(跟酒银行差不多吧),看明白了吧,运营的专业化程度,决定了细分市场需求的满足度。


再说交易。白酒作为收藏投资品类,在交付以及多次交易的可靠性、便捷性上,目前都成问题。在二次交易的过程中,除了不知道上哪去找买家以外,就算找到了,还涉及到真伪识别、发票开具等棘手问题。二手酒类商品交易的门槛目前很高,消费者的收藏、投资意识,都很难被大规模激活。


更重要的是,缺乏全国化的老酒交易市场。星散于各地的线下交易极为碎片化,散乱不规则的交易方式和封闭的老酒信息,严重阻碍了老酒的大范围流通交易。成交难、变现难。

而艺术品市场则不同,作为动辄上百万乃至数千万数亿的高价值收藏品交易,有专业交易市场、有大品牌交易公司,以及专业的鉴定服务机构、拍卖交易机构、保险机构等配套业态。艺术品交易可以在藏家圈里面进行较高频次的交易流转。

相比之下,酒类商品由于单品交易价值不高,其配套服务业态一时也难有大的生存空间。


如果市场上有专业老酒收储交易服务机构,不只是什么原酒交易中心那种B2B性质的,而是面向的普通人那种,从厂家自营开始,层层向下游赋能,授权特许经营、连锁经营、平台化等等方式,市场会自动演化出一整套专业服务系统来,但前提是上游企业的充分赋能。


总之,在老酒的前期市场演化过程中,标准化、品牌化的进程尚未充分展开,对传统商业环节的赋能严重不足,相关收藏和投资领域的服务中介机构还缺乏自组织的空间,面向大众的收藏、投资型的专业服务市场尚未成熟,数十年来,白酒的大众收藏和投资市场始终处在萌芽状态。


未来已来

万亿级白酒金融市场在路上


可是,我们应该注意到,茅台的超级明星效应,催生了酱酒品类的快速崛起,形成了对商业渠道前所未有的深度动员,老酒的消费价值、收藏价值、增值效应被激活了、夯实了。酱酒品类以急先锋的姿态,正在一次又一次地冲撞着那扇厚厚的大门,一个崭新的世界,一个专属于白酒的收藏投资市场,即将到来!


首先,酱酒的核心消费人群,已经基本确立了“藏新酒、喝老酒”的消费观念。一线城市的奢侈性酒宴,现在起步都是瓶贮年份茅台酒,至于什么年份红运郎、青花郎、国台的龙酒,更是家常便饭。许多专业一点儿的玩家,会开一瓶老酒,一瓶新酒,现场兑着喝,这种观念已经蔚然成风。


其次,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专业老酒收藏投资服务商,比如北京的歌德老酒行、酒海方舟、江西的曾品堂、山东的泰山名饮、广东的香江酒业、四川的民酒网……等等一大波在路上的明星商业体,都在积极拓展老酒、次新酒市场,不少传统白酒大商的主力业务结构中,老酒的业务比例也在逐步增长。


第三,随着互联网电商产业的深化发展,关于老酒收藏投资市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,也正在快速夯实,比如阿里拍卖、阿里老酒集市,就早早入局老酒市场。前述基础问题,随着互联网平台电商的介入,正在发生变化:数字酒证溯源、新零售业态、线上专业化运营,正从广度、专业度等多个方面改变着传统行业的流通格局。老酒交易的流量组织、供应链组织、生产企业以及专业机构等鉴定组织、保险赔付、法律溯源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系统性问题,都迎来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

更重要的是,随着市场自组织、自演化的快速迭代,收藏和投资市场中最重要的因素,价值认知塑造体系也在逐步成熟。

商业组织正在达成共识,一套名优老酒价值评价体系正在形成。同时倒逼上游生产企业,去研究确立老酒服务体系,比如瓶贮年份酒的垂直价值服务体系,包括价格指导、鉴定服务、老酒服务商资格授权等等。


据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发布的《中国老酒市场指数》显示,2018年,老酒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0亿,购买老酒人数1068万人,预计到2021年,老酒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。


这个数据的统计逻辑,是将老酒交易规模纳入到一级市场容量来看的,说收藏市场将占白酒一级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,5000亿的五分之一,就是1000亿。我认为这个逻辑不太恰当,老酒和收藏业务,是对原有喝酒、送礼场景的补充,是市场增量,不是内部结构变化,它既不属于一级市场,也不属于二级市场,可以理解为1.5级市场,因为最终,这些老酒还是要进入二级市场,被送掉、或被喝掉。但是在被喝掉以前,它属于一个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流出的新空间,是个单独的池子,属于增量。


这个池子有多大?在当下全球加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,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属性正在逐渐降温的大背景下,A股又老是一刀一刀割着新老韭菜的情势下,国人的下一个投资领域在哪里?未来老酒交易的规模体量,远远超出你我想象。


大机构、大企业就不说了,很多企业仓库里一大堆茅台,就像当年某上市公司卖了两套北京的房子,报表就盈利了,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们卖一批茅台也有同样的效果。


更关键的是,这种投资权不仅仅是机构的,它也属于普通人。


很多母亲会给新出生的婴儿存上一笔钱,或者买一些金银首饰什么的,如果老酒的增值属性能被广泛认知,老酒的交易能变得像黄金、股票一样容易,那么收藏白酒这件事,就将从高阶专业玩家的小圈子,走向大众消费的大圈子,成为亿万普通家庭和业外企业的投资型消费选项。


第一, 老酒的饮用价值,喝老藏新的观念已成潮流,每年存上几箱新酒,三年以后就形成年份价值,形成更大的礼仪价值,从而进入以老养新的循环,这是以宴请饮用为目的的收藏行为,也是最终的消费价值。


第二, 老酒的礼品价值,将触发一个普及性更大的市场。小到一份存给孩子的成人礼、给长辈的祝寿礼、谢师礼,大到商务政务庆典礼仪的纪念酒……消费升级的本质,是观念的升级,那些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习俗也在不断的升级。这在以前,是品牌酒的天下,以后,将是品牌老酒的天下。


第三, 老酒的收藏、投资价值,大规模喝老酒、送老酒的应用市场一旦被激活,它的刚需基本盘就成立了,有了这个,作为1.5级市场的收藏和投资市场,也就应运而生,就像艺术品交易市场一样,企业和个人的藏品,在需要的时候,随时可以进入专业的老酒拍卖市场,进行大规模的二次流通交易。


这将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市场?千亿级?那是起步。万亿级?也不是天花板。


而这一切,都源自酱酒品类的自我演化,它扇了一下翅膀,激活了白酒已经沉睡多年的时间价值,激活了白酒的金融属性。


或许有人会犟嘴说,酒是拿来喝的,不是拿来炒的。这种说法太理中客、太乃义务了。这跟房住不炒,是两回事。房子是民生资源,如果不加以法律限制,任由炒作,必将成为少数富人的财富滚雪球工具,大多数人则将越来越难买到平价房。而黄金、股票、白酒这样的标的物,不像房地产那种庞然大物,由于其可拆分性,大部分普通人也有参与的资格。


如果白酒不应成为收藏投资品,那按照这种逻辑,画,是用来观摩的,书,是用来读的,艺术品,是用来欣赏的,都不该有收藏价值、投资价值。


市场,是由人群组成的,有人在,就有贪嗔痴在,天下大势,无非熙熙攘攘。何况我的好朋友牛文明同学说过,奢侈品,就是富人税。SO,只要不涉及国计民生,该交给市场的,还是交给市场自己办吧。


产能过剩不成问题

酱酒仍有阿喀琉斯之踵


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上一篇的主题了。产能过剩,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,会造成哪些结果?


首先茅台不会受影响,其硬通性和保值增值性都已经几乎形成全民共识,收藏市场正在逐步打开,假设20%的中国家庭都存上一箱茅台,那将是1亿箱左右,也就是30万吨,这是茅台5年的产量,就算茅台每年只有30%的开瓶率,70%的库存率,也没有风险。


其次知名度、辨识度、见面率的品牌没有风险,比如青花郎,连续多年的巨量广告投入和消费培育,市场已经普遍接受其千元价位带的市场定位,加上渠道成员体量大,抵御价格波动的结构能力也比较大。


再次是头部品牌和特色品牌,如钓鱼台,知名度高、产量小,市场累计投放量小;又如习酒、国台、珍酒、金沙等品牌,渠道成员实力雄厚;再如广西的丹泉,长期扎实做基地市场,是见面率、开瓶率都很高的品牌,价格和品质辨识度很高,有很强的抗跌性。


至于那些缺少品牌投入、不做市场、没有特色,只知道蹭品类热点的企业,将会被无情淘汰。


好了现在该敲黑板划重点了,综上:


1、收藏和投资市场,将成为白酒的全新增长空间。这种空间,首先会延缓、消化产能过速的破坏力,其次,假以时日,会给整个白酒产业(不仅仅是酱酒哦),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。


2、头部酱酒企业、特色企业,受产能过剩的冲击较小。


3、品类红利很快会消耗殆尽,还没有建立品牌护城河的,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。


4、会冲击到其他品类,主要是浓香型的中小企业。


说完不成问题的问题,该轮到真问题出场了。下一篇,我将为您解读酱酒品类的内生性问题,那才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。感谢您的耐心,下周见。



来源 | 糖酒快讯(ID:tjkx99)

本文为【糖酒快讯】原创文章,欢迎转发、分享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,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。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